業內人士解讀:銀監會四條地產信貸措施劍指何方?
轉載 來源:北京房產 發表于:02/07/2017 16:30:46 瀏覽量:227
26日,中國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為配合國務院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查處房地產企業違規行為,銀監會已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做好房地產貸款風險的防控工作。政策出臺后,房地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防控工作要求的出臺對打擊囤地、捂盤惜售,降低房地產業金融風險將起到積極作用。
警示作用明顯 仍待政策配套
銀監會要求指出,經國土資源部門、建設主管部門查實存在囤地、捂盤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商業銀行要將其列入警示名單,不得對其發放新增貸款,已有貸款要切實采取保全措施。
對此,北京中原房地產三級市場部經理宮萍表示,對于目前以貸款為主要資金來源的房地產行業來說,銀監會提及對于囤地及捂盤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禁止貸款會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也表示,由于政府對于捂盤惜售的打擊決心很大,很多開發企業已經開始采用“曲線救國”的方式,通過高開盤價減緩銷售速度的方法變相捂盤。同時對于開發企業囤積的地塊,現在也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必須整地同時開發,很多開發企業依舊可以通過逐次開發的方式放緩開發過程。因此,這一條政策能否對市場起到更多實際作用,很大程度上還要看是否有其他配套監管措施的出臺,尤其是對囤地行為的界定,以及對商品房定價的合理性進行監督。
防止重復抵押 減少信貸風險
銀監會在房地產貸款風險防控工作中要求,對囤地、捂盤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用所持有土地作為貸款抵押品的,各銀行認真查處可能存在的重復抵押問題,并對抵押率進行扣減。
2009年,寬松的信貸政策使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極其充裕。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09年國內房地產開發的資金來源中,國內貸款達到11293億元,增長了48.5%。迅速增長的房地產開發信貸對風險控制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中原房地產三級市場部研究員靳瑞興分析認為,土地作為抵押品進行開發是商品房市場上的慣例,新的要求中開始調查重復抵押首次提及抵押率扣減這樣的細節,顯示出監管方的決心以及政策的可操作性。這將有利于抑制部分開發商利用土地再抵押、重復抵押套取資金再投資樓市,從而能夠達到減少信貸風險的目的。
相關新聞:劉明康:銀監會密切監測地產泡沫 嚴查貸款用途(京華時報 高晨)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亞洲論壇昨天在北京舉行,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會上表示,中國銀行業有世界上最嚴格的敞口要求,銀監會密切監測資產泡沫,例如房地產泡沫。
劉明康表示,已經注意到國內資產泡沫風險所帶來的挑戰,銀監會目前密切監測資產泡沫?!叭绻匆豢捶康禺a的價格,在過去5到10年當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彼赋?銀監會分3步來防范房貸風險:首先是要求銀行業貸款抵押比例;其次是建立貸款追蹤體系;再次是對開發商的融資,要求所有銀行第一個抵押物必須是建筑物,商業建筑或者是住宅,而不只是一片土地,必須是在建的。
另外他稱,截至今年2月底,主要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65.1%,目前的監管重點將放在最重要且風險較高的銀行,同時國內銀行需減少表內外資產的負債率。
劉明康在演講中表示,中國現在面臨著挑戰,構建社會福利體系依然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任務,中國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從沿海城市到內陸城市,從東部到西部,從城市到農村,存在著比較大的收入差距。我們需要深化改革,以確保有更加公平穩定的社會環境。劉明康強調,中國不能因為追求快速增長而犧牲質量,必須進一步深化價格和稅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