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 成都樓市零影響
轉載 來源:北京房產 發表于:02/07/2017 16:30:46 瀏覽量:566
(來源:四川在線)四川在線消息78家央企退市,16家“正規軍”保留——日前,當國資委宣布重新調整央企房地產業務的意見后,立即在國內房地產界引發了強烈反響與質疑,也成了成都房地產界最為熱門談資之一。78家央企退市,對成都到底有哪些影響?那些正在成都進行項目開發的名單內外央企,他們又將如何回應國資委這一決策呢?
16家“正規軍”成都來了10家
據記者統計,在國資委此次公布的16家央企地產“正規軍”中,已有十家在成都進行房產項目開發,或者說是在成都有合作項目。這十家分別是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下屬的中海地產、中房集團、保利集團、華僑城、中國鐵建、中糧集團、中國水利水電集團、中國葛洲壩集團、招商地產、華潤集團等。
據中原地產統計,在2009年,成都市主城區土地供應總量為4407畝。其中央企國企總共拿地1944.84畝,占據全年主城區土地供應總量44%。在這一年里,共有中國建筑(中海外母公司)、保利、華潤、招商、中糧五家央企參與土地拍賣,共拿走1373.3畝,占當年主城區建設用地總供應量31%。從拿地金額排名來看,2009年已在成都從事開發的十大央企中,保利以38.9億元位列第一;華潤以16.6億元位列第二;中海以15.1億元位列第三;中糧地產以13億元位列第四。而從成都樓盤銷售排行榜來看,2009年有保利、華潤、中海、中房四大企業的項目躋身前十強,占十強總銷售量28%左右。
對此,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從整體上看,央企拿地仍然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在成都,央企所占有的比例遠遠沒有這些城市這么高,雖然單個央企出手闊綽,但整個土地市場仍然有50%掌握在民企手里,房屋銷售方面民企所占份額也在50%以上。因此從影響來看,這些央企對成都的影響其實更多在于市場心理,還尚未達到真正影響樓市發展方向的效果?!?
本次退市央企去年無一家在成都拿地
根據統計,2009年在成都拿地的名單中,除了中海、華潤、中糧、招商地產等名單內央企外,國有企業主要有四川化工控股、成投集團、陽城實業、金控置業等,無一家是屬于國資委公布16家名單外企業拿地。也就是說,在2009年的成都土地拍賣市場,被禁的78家央企無一家在成都拿地。而在被禁名單中,唯有中澤地產等兩家央企曾經在成都從事房地產開發,中澤地產曾在成都開發有頤和家園項目。但在2009年,這兩家央企均未在成都拿地。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根據以上數據分析,在個別央企被禁拿地后,對成都市場的影響極小,甚至幾乎為零。
而一度引發行業關注的是,在成都有著重磅項目的中信地產并沒出現在16家央企地產“正規軍”名單中。但記者獲悉,中信地產營銷部副總經理張境姚日前已明確表態,中信集團是以金融業為主營業務的企業,隸屬于國務院。因此國資委明令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行業,與中信地產無關。這也就意味著,這次央企調整,對中信地產的成都項目運作沒有影響。
截至記者發稿時,記者尚未接到任何有關此次央企地產業務調整所帶給成都影響的消息。
央企退市是認真還是“作秀”?
其實,早在78家央企退市消息傳出之后,就立即在成都房地產行業引起了廣泛關注,甚至質疑。
“究竟退與不退,其實都還是個未知數?!背啥贾康禺a專家蔣華東說。在蔣華東看來,由于絕大多數“非主業”央企手里都握有不同數量的在建項目,因此盡管國資委表示78戶“非主業”央企將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后有序退出,但究竟什么時候退出,如何退出,目前看來還是個未知數。即便真要退出,也是幾年后的事情了,因此,這場“退出”風暴在目前以及將來幾年內,都不會對成都市場造成大的影響。
“如果央企真的退出市場,或許將影響城市區域開發?!敝倭啃谐啥脊緩堄聩i分析說,央企與普通地產企業的側重點不一樣,后者拿地后一般都要選擇特定的時間段來推出自己的產品,并且格外重視,以期讓客戶能夠慢慢消化掉該批次的產品。而前者在拿地后一般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推出產品,并不太注重對時間段的把握。鑒于央企拿地快、開發量大、建設快等特點,此番央企的退出雖然不會對成都市場造成太大的震動,卻可能造成區域性開發的滯后。而在嘉聯地產董事長侯紅權看來,由于財大氣粗,央企的強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業拿地的機會,前者退出后一些中小企業將迎來久違的粉末登場的機會,從而保持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不過與多數專家的質疑與擔憂不同,成都地產研究學者羊慧明則認為,央企退出,將有利于地產市場的健康成長?!芭険舾叻績r的呼聲山崩海嘯,但房地產開發商依然氣定神閑?!毖蚧勖髡f,“非主業”央企退出后,短時間內可能會造成市場供應不足,但從長遠來看,有利于中小開發商的進入,從而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成長。事實上,由于近年來民營巨頭的迅速崛起,能取代央企的也大有人在。
(來源:長江網)國資委日前宣布,除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外,另有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將退出房地產業務。記者采訪獲悉,至少有9家央企涉足武漢房地產,其中6家屬于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部分央企退出房地產,不會給武漢房地產市場帶來實際影響。
9家央企涉足武漢地產
在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中,目前能直接確認的,有6家企業在漢有投資項目,分別為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華僑城集團公司下屬公司。華僑城集團去年底才進入武漢市場。
已在漢開發了房產項目的,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武漢鋼鐵(集團)的下屬公司,另有一家央企下屬公司剛剛進入武漢房地產市場。
分析人士指出,央企旗下子公司眾多,有的以子公司、甚至“孫公司”名義進入,難以完全統計,但至少不少于上述9家。
武漢新地王“央企制造”
在漢經營房地產的央企,多是在2004年左右進入的,數量雖然不多,但能量巨大,開發了不少大型項目,成為赫赫有名的“國家隊”。
武漢新“地王”,即由央企華僑城拍得。去年12月25日,華僑城以43億元摘得東湖景區及周邊3167畝地塊,刷新了此前由鸚鵡洲地塊、永清片地塊、武重地塊創下的“地王”紀錄。
央企在漢開發的項目,多成為所在區域標志性大盤,如百瑞景中央生活區、保利十二橡樹莊園、華潤鳳凰城、葛洲壩國際廣場、中建康城、漢口東部購物公園、青揚十街等等。分析認為,近幾年武漢房地產繁榮、價格飆升,這些央企也“功不可沒”。
央企退出難以影響房價
“3家央企都不是武漢市場的主力,即使按要求退出,也不會帶來什么實際影響?!币晃徊辉竿嘎缎彰拿駹I房企負責人說,有些能影響地價、房價的大項目,所屬央企并不在退出名單中。但就武漢而言,近幾年央企紛紛進入,對提升房地產品質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
這位負責人說,2007年底,他們曾與一家央企共同競價武昌中山路一宗地,120個回合下來,價格比起拍價高出近2倍,最后不得不放棄了,“沒辦法,他們有的是錢,實力差距太大?!辈糠盅肫笸顺龊?,土地競爭的激烈程度降低,有望抑制地價。
武漢中興地產總經理陳海峰分析,目前央企退出時間、退出方式和退出步驟都尚不明確的情況下,對房價影響不大。只有將這種“國退”要求擴展至省、市級國資,才能真正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