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東北地區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東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和商埠重鎮,吉林省中部和東部的重要節點城市、東南部區域中心城市。轄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9個鄉鎮、5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約70萬。
2013年,梅河口被確定為擴權強縣改革試點,賦予地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由此駛入發展快車道。
“十三五”以來,梅河口主要經濟指標保持15%以上速度增長,連續7年獲得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考評第1位,圓滿完成擴權強縣改革試點任務,全面建成中等城市。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均翻一番;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一倍,達到60平方公里,再建了一座梅河口新城; 城區常住人口增加12萬人,成為人口凈流入城市。梅河口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被評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投資潛力百強、新型 城鎮化質量百強、營商環境百強、綠色發展百強、治理能力百強,6個“全國百強縣市”。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 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市、全國高質量發展十佳城市、中國最美全域旅游名城、中國文旅融合創新示范城市等榮譽稱號。
梅河口“十三五”發展為新區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積累了高質量發展的比較優勢和有利條件。
2021年6月,省委、省政府批復設立梅河新區,加快建設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據《吉林日報》報道,9月7日至8日,省委書記景俊海到梅河新區調研并出席梅河新區揭牌儀式。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高起點謀劃、大手筆推進、快速度實施,全力推進梅河新區建設,努力把梅河新區打造成為吉林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
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要充分發揮梅河新區引領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板、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區域增長極、吉林開發開放重要窗口的關鍵作用,全力探索吉林振興發展新路。
四要持之以恒營造優良營商環境,努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投資洼地。
五要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發展壯大醫藥健康、食品加工、現代服務業等主導產業,構筑特色產業發展高地。
七要務實開展“五個合作”,著力構建高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開放新高地。
八要全心全意保障改善民生,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更好吸引人、聚集人、留住人。
九要大力推進基層治理標準化、規范化、體系化建設,積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十要科學有效實施“五化”工作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生動局面。
十一要深入推進“嚴新細實”作風建設,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十二要不斷探索完善五級書記抓大事抓難事的工作機制,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壓緊壓實責任。“梅河新區揭牌,是吉林高質量發展的大手筆之作?!奔执髮W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威告訴中國吉林網,大手筆必將擁抱大未來,高起點必將擁有高品質。
他認為,未來梅河新區要成為生態宜人、生活宜居、生產宜業的城市樣板,探索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既是公園城市,又有產業集群,還有數字賦能,要繪成一幅“人、城、境、業”高度融合的新城畫卷。
此外,吉林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除了發揮長春這只“領頭雁”的輻射主導作用,還要形成多點突破、群雁高飛的大雁陣。圍繞“長春經濟圈”,形成“V”字型隊列。在“V”字型隊列中,梅河新區是一只展翅飛翔的“明星雁”。
一是要通過數字化賦能,將數字技術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業態、培育新動能、重塑創新鏈、重構產業鏈。二是要通過數字化轉型引領產業結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助推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結合本地實際,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共富梅河、幸福梅河。
三是要發展高水平創新聯合體。堅持市場導向,發揮企業出題者作用,整合行業創新資源,組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重點支持國內行業領軍企業聯合在吉科研院所和其他企業,建立以股權為紐帶的利益聯結機制,持續開展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帶動培育植根本土的創新型企業。用創新聯合體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勵人才、培養人才。“梅河新區要實現‘彎道超車’,必須運用一系列‘非常規發展’手段,展現后發優勢,爭取后來居上?!彼f。中國吉林網注意到,“十四五”時期,梅河口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和梅河新區的規劃定位,力爭經濟總量翻一番,達到60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翻一番,達到60億元以上;城區常住人口達到60萬人;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80平方公里,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城市。到2030年實現“三 個一百、三個一千”發展目標,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到100萬人,財政收入達到10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服務輻射人口達到1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