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后,考生和家長現在正多方打探目標高校的招生信息,而吉林大學在本省的招生計劃以及政策一直最受關注,10日,吉大招生辦主任劉鶴接受記者采訪,細聊吉大今年如何招生。
“先問一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今年,吉大在我省打算招錄多少名新生?”記者問,“大數是2430人,這是在吉林省一共的招生計劃數,其中本科2050人,高職(??疲?80人。”劉鶴主任說。
對于今年在招錄中的變化,劉鶴介紹,吉林大學今年新增金融數學專業,計劃招生30人。
對于吉林大學的保研和考研比例,“吉林大學的本科畢業生中,有35%左右的學生首先選擇了讀研,繼續深造了。”劉鶴說。
據劉鶴介紹,吉大每年有在校生的17%以上,大約1800多名學生參加學校的研究生選拔,保送攻讀碩士學位。1800名學生中有35%是推薦到校外的,推薦到國內的一些兄弟院校。吉大每年35%的推薦學生絕大多數被清華、北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這樣一些學校錄取。
吉大實驗班實行全程導師制
現在國內各高校為了吸引尖子生都紛紛設置了特色班,吉林大學也對尖子生單獨制訂了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試驗班的培養方案有別于一般的本科專業。其中公共基礎課和學科基礎課根據試驗班的需要而設置。高年級以寬口徑專業教育為主。”劉鶴說。
據劉鶴介紹,吉大的實驗班實行全程導師制。學生在學習期間可以得到由來自理科各學院資深教授組成的學生學習指導委員會的全程指導。每位導師對指導對象進行選課、選專業、學習內容及方法、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指導。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試驗班學生可在一定范圍內選擇專業。學生進校時只分類,不分專業。低年級主要進行通識教育,在他們對吉林大學的學科狀況、專業設置、培養目標等有了進一步了解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志趣于第二學期末提出專業選擇意向,一般在第四學期末最后確定專業。但每個學生修讀專業的最后確定還必須考慮相關專業教育資源及學生本人的綜合條件。
學生入學后半年有轉專業機會
“目前,考生和家長還有個選專業的問題比較關注,就是考生入讀后能否進行轉專業?學校在這方面有什么規定?每年轉專業的學生比例是多少?”記者問。
對于記者的問題,劉鶴主任介紹,吉大從三個層面給學生提供調整專業的機會:
第一,對獲得吉林大學新生獎學金的,每年大約會選擇100人左右,從錄取的新生當中,成績靠前的100人,這100人給他任意選擇吉林大學所有專業的機會。
第二,每年新生入學后第二年的春季學期,給學生提供一個轉專業報名考試的機會,每年參加考試大約1000人,最后成功通過轉專業考試、面試的有四五百人,規模還是很大的。
第三,針對一些特殊的考生,確有特殊困難,存在方方面面一些因素導致他在這個專業上無法發展,學校也會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為這類考生提供這樣的機會。
想去吉大的看看都咋報考
“我省實行的是平行志愿,您對考生報考有什么建議?”記者問。
劉鶴說,平行志愿的特點是“分數優先、兼顧志愿”,與以往的“志愿優先”相比,高考分數在選擇學校的過程中的作用是加大了。這樣帶來的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某大學的錄取分數越來越扁平化,錄取的考生集中在幾個分段上。所以,考生必須在學校和專業選擇上,把志愿拉開一定的梯次,第一志愿選擇自己最想去的學校和專業,后面的志愿選擇按梯次選擇滿意的學校和專業,保證自己的分數能夠在最合理的區間被理想大學錄取。
現在絕大多數省區都采取平行志愿投檔的方式,吉林大學主要是按照招生規模,有一些招生規模并不是特別大的省區,吉大最多會達到110%的投檔比例。一些規模比較大的省區可能會控制在105%以內。因為都是平行志愿,吉大在平行志愿投檔進來的考生當中,只要考生服從調劑,考生的條件符合吉大相應專業的錄取要求,吉大盡可能把檔案都留在吉林大學,盡可能提檔不退。
“投檔的時候是按加分,但是裸分選專業。而且我們專業之間有一個專業級差,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間有一個3分的分差,二志愿以后就沒有分差了。”劉鶴說。
附:吉林大學2015年在吉林省的分類招生計劃
理科 文科
提前批 279 (含國防生40) 25
一批 1497 175
B段 16
農村專項 13 2
體育 8 4
藝術 4 27
??疲ㄋ嚕?nbsp;27 43
???nbsp; 270 40
(轉自互聯網)
下一篇:市民去社區辦事被更夫咬斷手指
上一篇:遼源民政系統開展消防安全大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