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是實現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實踐平臺。在當前國家新一輪東北振興的東風興起之時,遼源如何進一步推動項目建設、突出投資拉動的關鍵作用?讓我們一起聽——
2015年全市項目建設吹響沖鋒號
3月2日召開的2015年全市重大項目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各縣(區)、各部門要繼續保持項目建設上旺盛的斗志和勇于作為、務求必勝的勁頭,堅定信心,主動作為,切實解決好項目建設中的問題,把項目工作扎實有效地向前推進。從現在開始,要真正動起來,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研究推動,集中力量推動項目開復工,共同促進項目盡快達產達效,發揮投資效益。”至此,我市項目建設已吹響沖鋒號——
2015年,全市初步計劃組織實施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為200個,總投資1190億元,當年計劃投資338億元。其中,續建項目140個,擬新開工項目60個。10億元以上項目30個。按五大板塊分布情況為:重大基礎設施項目34個,重大產業項目117個,重大科技創新產業項目9個,重大民生項目35個,重大生態環保產業項目5個。
為確保我市組織實施好今年全市重大項目建設工作,進一步落實2015年建設任務、資金來源、調動各方資源和力量合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政策,我市精心部署,多方協同,全力以赴開展項目建設工作。
分解落實目標任務。為更好地安排2015年項目的實施,我市在去年末收集項目的基礎上,以簽訂責任狀的形式,下達了組織實施項目任務。
繼續實行市級領導包保制度。對市政府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和其他市級領導包保項目進行再調整,加入一批對我市經濟社會建設影響重大的項目,通過市級領導包保,高位強力推進,加快項目建設,使項目早日達產達效。
繼續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繼續開展不定期,不同形式的督導檢查活動。通過督導檢查促進項目建設,提升企業建設項目的信心,提高全市上下建設項目的熱情。
做好新開工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完善便捷的“綠色審批通道”,把今年擬新開工的項目全部納入“審批直通車”,以最短的時間辦理完畢,搶抓更長的有效工期進行建設。
繼續實行在建項目圖像和文字資料雙備案制度。從年初開始,收集已開工項目圖像和文字資料,有效掌握項目建設的實施動態。
繼續加強重大項目服務推進工作。定期召開重大項目服務情況調度會議,集中調度建設進度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及時召開專題會議逐個解決存在問題,對項目建設進行督導服務。
繼續拓展融資渠道。通過進一步完善政府融資平臺、發行企業債、利用“信聯融”行業聯保貸款產品、開展“PE走進遼源”活動、向國家和省爭取各類資金、以BT或土地質押、實施新區開發建設等多種形式來籌措資金,緩解項目建設資金不足的壓力。
深入實施項目謀劃工作。動員各方力量,繼續切實做好項目謀劃工作。精心組織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的、對遼源經濟和社會發展帶動作用強的、能吸引外資以及社會各方面投融資的億元以上項目,調整充實進謀劃項目庫。做到動態儲備一批、持續推進一批、集中開工一批、竣工見效一批。
(轉自互聯網)
下一篇:會心何必在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