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遼河水訴說轉型成果,巍峨龍首山盡顯生機勃勃。
已經過去的2014年,遼源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堅持以結構調整引領投資拉動,推動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提升經濟發展質量,交上一張人民滿意“期末答卷”: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3.7%和8.2%。
堅持投資拉動,推動項目進展。遼源以項目承載投資增長,強化領導包保,優化行政服務,集中力量推進項目開工。利源精制、麥達斯輕合金、棚戶區改造等220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全部開工,100個重點投達產項目新增產值105億元。
調結構促轉型,不斷提升工業競爭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集中力量培育支柱產業和骨干企業。裝備制造和農產品深加工兩大主導產業預計實現產值同比增長10%,精鋁加工、紡織襪業、醫藥三個特色優勢產業實現不同程度的產值增長。新材料、新能源、軟件等戰略新興產業預計同比增長10%,后發優勢開始顯現。截至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314戶,產值超億元企業205戶。特色產業園區實現優勢企業集群發展。其中,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等特色園區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開發區轉型升級效果顯著,晉升國家級開發區的要件基本具備。推動企業科技創新步伐,推動產學研合作,建設企業技術研發中心,開發高科技新產品,預計技術改造投資完成205億元,同比增長19.8%。吉林銀行為遼源科技型企業新增授信10億元,投資向高科技項目集中的趨勢明顯。
現代農業發展迅速,新農村建設強力推進。全面實施特色產業培育工程,規劃建設了梅花鹿、柞蠶等特色產業帶。推行以企業為主體的多元投入機制,大力發展種養殖示范園區,金翼蛋品循環經濟產業園、金州現代農業生態園等特色園區的龍頭帶動功能開始顯現。大力培育發展龍頭企業,組織實施農業產業化項目23個,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1家,農業產業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創新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農業規模經營,全市家庭農場發展到21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635個,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增強。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支持吉東種業新品種繁育推廣,成立金州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院士工作站。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爭取新農村建設項目資金1010萬元,全市省級重點村項目建設全面完成。
瞄準新興市場,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年謀劃實施億元以上服務業項目87個,完成投資137.45億元,增長6.3%,預計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50億元,可比增長8.9%。編制完成遼源商業發展規劃,商貿物流、信息咨詢、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遼源電子商務園區、阿里巴巴遼源產業帶開通運行。加強旅游業重點項目建設,強化旅游營銷,開發旅游新產品,預計實現旅游業總收入25億元。
創造便利條件,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完善民營經濟發展扶持政策,開展扶助小微企業專項行動,加強中小企業培育孵化。2014年私營企業戶數、個體工商戶分別增長11.4%和13.2%。組織政銀企對接會,為企業直接投放貸款61.2億元,7家擔保公司擔保能力達60億元。組織各類投資公司與企業對接50余次。預計全市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00億元,同比增長8.8%。
加大扶持力度,縣域經濟發展實現新突破??h域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新上投資超億元以上項目44個,預計縣域工業生產總值實現331億元,同比增長10.2%。東豐縣在全省縣域發展綜合考評中由第14位晉升到第9位。
(轉自互聯網)
上一篇:為官何須自嗚廉